老三望着杨岚,忽然认真的说道:“二嫂啊,我真的佩服你,我来之前在想,如果是我当时遇到和一样的事情,我能不能比你做的更好,更完美,我想我做不到,我甚至连拿簪子扎自己的勇气都没有,更何况去扎别人了,二嫂,你真厉害!”
杨岚捂着脸抹了一把,深深地叹口气,“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,好像做梦一样,我当时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,只想着就算死我也要有尊严的死,决不能让人羞辱我,糟蹋家族名声,再连累其他人的名声。当时脑子都是糊的,我都不知道我干了什么,我侄儿说你扎死了两个士兵呢,我都记不起来我到底扎中没扎中呢?”
老三家的听后眼泪就忍不住落了下来,她虽然不在现场但却可以想象,当时的情形是多么可怕,一个女人凭着一口气撑到现在,真的不容易,如果她遇到那种情况,怕是要吓的腿软了,而且她问过了,当时只有杨岚在和十皇子做拖延时间的努力,其他女人并没有勇气出头,跳出来和十皇子对打,这又说明什么呢?
看戏的不怕台高,说英勇救人的时候都是热血沸腾的,真个轮到实践该你去夺刀了,有几个敢去?
老三家的压下心里翻腾的思绪,对管家理事的问题又说了几句,最后她也实在累了,就告辞回去了。
家里忙得很,容逸即便受了伤也不能歇着,虽然可以休息在家,但家里很多事去离不开他,还需要尽快处置,衙门里也有不少事堆积在一起,没办法只得让人把东西拿回来处理,不能都推给同僚干。
这些日子孩子们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,安哥越发沉默稳重了,帮着祖母祖父干些力所能及的活,自己的功课也没有落下,小武习武练字更加用心努力了,不管有没有看着他,他都不会偷懒耍滑了,收到他的影响,杨家其他孩子们也不敢捣乱调皮了。
也许是共同经历了逃亡惊险时刻,几个孩子们感情竟然越发好了,吵架的时候说好谁都不理谁,但一转眼又忘了,凑在一起玩的又很高兴,让大嫂等人看了啼笑皆非。
和慧长公主回来后就病了,好在只是受惊过度,加上年纪大了有些支撑不住罢了,倒不是很重的病,大嫂忙里忙外的,杨家在这次冲击下也死了不少的护卫,也需要尽快发放抚恤金,安抚好这些有功之臣。
二嫂则负责管好一群小萝卜头,不给大嫂添乱,管好他们的吃食,照顾好婆婆钰哥等伤员。
杨家男人们这次是立了大功的,但也因此更加的低调谨慎,凡事轻易不再出头,他们知道到了风水轮流转的时候了,这个时候更不能轻易得罪谁,免得将来被秋后算账。
杨旭在第一时间就向新帝上交了虎符,表示自己旧病复发实在无力在担任要职了,愿意将禁卫使也让出来,给新帝留个好印象,将来也能给孩子们留条路出来。
新帝对杨旭的感觉是很复杂的,说信任吧是有的,甚至比其他人还要信任几分,他内心知道杨旭是绝对的忠诚,绝不可能像定国侯那样叛乱的,但同时也很忌惮他。
为什么呢?新帝明白自己太年轻了,根本掌控不住杨旭这样戎马一生,经历了无数风雨的老狐狸,他的人生经验和杨旭相比太浅薄了,一个帝王掌握不住自己的将军,那终究是让人寝食难安的一件事。
就在新帝还在为虎符担忧的时候,杨旭主动交了出来,丝毫不留恋,甚至不担心自己日后清算,这份坦荡大度,让他既感动也有些被人看破的尴尬和羞恼。
但他并没有像外人想的那样一定要杨家死才能安心,父皇跟他说过,一个帝王最重要的要有容人之心,容忍常人容忍不了的事,你才能保住自己的位子,笑到最后,太激进一步不肯退,并非好事。
更何况杨岚拼死救了他的儿子,他心里是感激莫名的,杨家是有功的,在杨旭交了虎符的时候,他还是松了一口气,最后和太后,哦,是皇后也荣升为太后了。
太后说不能让人觉得我们忘恩负义,她认为杨昊和杨霈还是可以用的,何况杨旭的身体的确是不行了,脉案记录的非常清楚,风湿已经很严重了。
太后和新帝一番恳谈之后,让新帝彻底放下心来,决定将禁卫使的职位给了杨昊,海疆那一片还是让杨霈去比较合适,他对那里非常熟悉,有杨旭的指点和帮助问题不大,如今大楚需要的是稳定。
新帝还让杨霈带着家人一起前往南疆,不在如以前一样将家人留在京都扣做人质,他还打算以后这一条就颁布成政令好了。
先皇和太后说得对,真要反叛亲人算什么呢?又是否真的能让他们放下屠刀呢?倒不如解除了这项政令,得一些好名声,何况也不是人人都有那个勇气叛变被诛九族的。(未完待续。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,欢迎您来投推荐票、月票,您的支持,就是我最大的动力。)<a,jane117投的粉红票,谢谢anna1978的打赏